關於我

我的相片
虢樑 Stein Image 創立於2011年,擅長於微電影拍攝,現時業務遍及婚禮各範疇。 Stein是德文中石頭的意思,聖經有「房角石」的記載,作為第一塊基石,有定位、定向的重要作用。 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在錫安放一塊石頭作為根基,是試驗過的石頭,是穩固根基,寶貴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著急。」( 以賽亞書 28:16 ) 而「虢」(讀國)是古代輔助皇室的重要諸候國、大臣。 我們英文名字德文Stein和中文名字「虢樑」,就是希望能成為各位新人的重要夥伴,合力去完成你們的婚禮,為將來留一個難忘的回憶。 http://www.steinimage.i34u.com/

2012年10月30日星期二

Function * Gangnam STYLE Flash Mob

近日江南STYLE熱爆全球,小弟日前也抽空為HK Flash Mob拍攝了兩段《Gangnam STYLE》影片,趁趁熱鬧。
 
在西洋菜街的一段,使用了六部相機拍攝
 
在Portland St. 拍攝的一段,使用了搖臂拍攝

2012年10月19日星期五

Wedding Day * Sarah & Andy

 

Stein Images Present
Foto: STEIN OLSEN from steinchau@hotmail.com /  MARCO LAM / MENBO HO / HOWIE CHENG / KEITH AU
MUSIC: SUNNY YU @陶笛 My Heart Will Go On




2012年10月8日星期一

Interview * 王丹妮 Louise Wong


王丹妮:「沒有她,沒有我」

年僅二十一歲的王丹妮 (Louise Wong),十七歲時已是首位本港出產的世界精英模特兒大賽亞太區總冠軍,現在已經擠身超級模特之列,經常參加米蘭、巴黎和日本等國際時尚都會的時裝表演,為多個國際企業和品牌拍攝廣告,常被邀請為國際時裝雜誌擔任模特兒。
但在鎂光燈後,有一個人永遠站在她背後,默默地支持她,永遠在她最需要人幫助時出現,無微不至的照料著她,那個人就是她的媽媽。
媽媽為她所做的一切,Louise都永誌難忘,「沒有她,沒有我。」

訪攝:虢樑

在她十六、七歲那年,學姐看中她手長腳長,臨時拉扶找她當商場時裝表演的模特兒

媽媽的堅強感染著Louise,令她不畏艱辛,一心向著目標進發。「永遠不要放棄人生」
今天事業已上軌道,但成為模特兒之前,Louise自言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女孩子,「我出身於單親家庭,自少家境清貧,在屋邨住了十多年。成績一般,永遠不是老師的寵兒。」
在充滿挫折的童年成長,不少人或許已經誤入歧途,甚或得過且過,被失敗打倒。但她的媽媽卻教曉她最重要的人生道理,「無論如何不能行差踏錯,不要為名利出賣自己。」她外公是戰地醫生,外婆是護士,都講求正義感和良心,也不畏困難,只要有一線生機也會堅持下去,她媽媽也深受感染。
她記得有一次到快餐店,遇到有一個惡人打尖(插隊),在旁沒有人敢阻止,甚至連眼也不敢望那一個打尖的人,但Louise的媽媽卻對那惡人報以鄙視的眼神,還大報的跟小Louise說,「排隊要守秩序,打尖是不應該的。」但媽媽沒有與那惡人爭執,「媽媽說,凡事要講道理,以理服人,謾罵和暴力都解決不了難題。」
在媽媽的教導下,Louise並沒有因成績不佳而自暴自棄。她自少已是「手長腳長」之輩,有著模特兒的潛質,從少已喜歡時裝,便報讀紡織業訓練局的時裝設計課程,「我初時只想從事時裝業,沒有想過做模特,踏踏實實開一間時裝店,有人買我的設計的時裝,我便會很滿足。」
「堅持做應做的事」
為了完成這個小小的志願,Louise要兼職幫補學費,「我曾經在旺角中心的時裝店做售貨員,一日要企十一、二個小時,也要幫手派傳單,非常辛苦,雙腳不時會站得腫起來,幸好有師姐教路,教我倒立睡覺消除腳的水腫。」
不過,這麼辛苦的生活,就算是最堅強的人也會有軟弱的時候,但Louise只要想起媽媽如何含辛茹苦養大她和弟弟,便什麼苦也不怕,「媽媽身兼父職,一日要做兩份工,每天只能睡三小時,但媽媽在我們面前從不會埋怨。後來長大了,我問她為何要這麼辛苦,她答我,只要我們能幸福快樂的活著,便不覺得辛苦了,那一刻我感動得落下淚來。」
媽媽的堅強感染著Louise,令她不畏艱辛,一心向著目標進發。在她十六、七歲那年,學姐看中她手長腳長,臨時拉扶找她當商場時裝表演的模特兒,表現技驚四座,再被推薦參加世界精英模特兒大賽,連奪香港區和亞太區冠軍,獲得世界賽參賽資格,更獲世界著名的精英巴黎模特兒公司招手,邀請她到彼邦發展。此時她正面臨著人生的抉擇,不知如何處理,媽媽此時便成為了她的解惑人,「媽媽說,我不會說妳應該去、或是不應該去,我只能說下決定前要想清楚,決定了便不要後悔。」
她那時以為自己年紀太少,也不想只有中三程度便輟學,放棄了那次機會,不少人或會因此而後悔,但她自少養成的樂天性格,令她相信只要有能力,機會還是會再來,她繼續提升自己的模特技巧,終於在她中五那年,米蘭的模特兒公司再找她參加時裝表演,在媽媽的鼓勵下,她毫不猶豫便答應了,踏上了她燦爛的國際模特兒事業。
「擇善而固執」
能到國際時裝重鎮行「天橋」,是不少模特兒夢寐以求的事,但Louise卻認為箇中艱辛不為外人道,「書到用時方恨少,我英文不佳,初到米蘭時,單純得以為可用身體語言與其他外國設計師和模特兒溝通,現實證明我最初的想法是天方夜談。」除此之外,身高一米七九的Louise,平生連兩吋高跟鞋也沒有穿過,到米蘭後不時要穿上四、五吋的高跟鞋上台,不單腳痛得難奈,更會東倒西歪。
語言不通,加上思鄉情切,她在米蘭的最初幾個月心中並不好受,一天走在米蘭街頭,她完全看不懂街上的路牌,也不懂怎向人問路,頃刻間,她整個人都崩潰了,就在米蘭街頭上哭了。
她在米蘭的每個晚上,她都在想是否放棄,那時長途電話中母親的聲音便成了她捱過漫漫長夜的力量。而母親每一次渡過難關的經歷,也令她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媽媽是一個很有義氣的人,幫助朋友不計後果。當年媽媽有一個經營連鎖洗衣店的朋友,跟媽媽說資金周轉不靈,希望她能頂下這些洗衣店。媽媽見朋友有難,又怎會不幫忙。但當媽媽接手時,卻發現除了一、兩間分店有盈利,其他全數蝕錢,恰巧金融風暴,媽媽只有止蝕離場,損失了大筆金錢。有人說她不帶眼識人,但媽媽卻認為如那時不幫友人,自己良心會過意不去。況且事已至此,埋怨也沒有用,唯有收拾心情,重新上路。」
每當Louise想到媽媽面對逆境也能處之泰然,她便會打消放棄的念頭,繼續勇往直前。英文不好嗎?她每天也拿著字典熟讀,應付好每次面試。穿不慣高跟鞋嗎?她每天也借模特兒友人的五吋高跟鞋練習三、四個小時。痛得哭了嗎?便拭乾眼淚、洗過澡再練習,「只要樂觀應對,不埋怨,對症下藥,努力去做,困難就迎刃而解。」

「怎樣也要照顧好母親」
今天Louise名成利就,收入不俗,但任子女想報答親恩,勸媽媽退休,安享清福,媽媽仍不肯停下來,說到底,一切也是為了子女,「媽媽常說,她不是還年輕嗎?幹嘛這麼快退休?有能力當然要留多些錢,不用我們為她擔心太多。」
「雖然媽媽堅持工作,但我也會盡力勸她休息多一點。」Louise還承諾,無論日後生活如何,也一定要和媽媽同住,一有空一定會和她談心,不想她再捱苦,更一定不會讓她住老人院,怎樣也要照顧好母親。

愛屋邨大排檔
Louise少時候住在屯門的友愛邨,家境雖然清苦,但生活卻也快樂,「我最難忘街市附近的大排檔,那裏的羊肉串非常美味。另外,不少人怕了臭豆腐的味道,但媽媽卻常買臭豆腐給我和弟弟吃,現在想起也非常回味。」
Louise在屋邨住了十多年,成名之後還不時回去住 但街坊一看到她的打扮,便對她評頭品足,說她很像某某明星,令她不好意思。現在她已甚少回去,但屋邨的一切,她一生也不會忘記。

衣著愛簡約
身為超模,Louise的衣著講求簡約,喜歡戴紳士帽,經常黑色或白色衫,配上「軍boot」,掛一些銀器,簡約時尚,甚或加添一些復古風,作中性打扮,便可出外。
「日本的街頭時裝令我大開眼界,街上的人很多都別具一格,富有自己的個人品味,也有時尚觸覺。」
不過,說到自己能獲外國時裝界垂青,她認為是時勢使然,「時裝界潮流日新月異,現在不少時裝表演都希望有一、兩個亞洲面孔出現,我的成功或許,只是我是適當的人,出現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
除了擔任模特,Louise也為所屬的精英模特兒公司做老師,發掘有潛質的本地模特,薪火相傳。

Portrait * Anita de Intimates






Photo: 虢樑
Model: Anita de Intimates
Producer: Ted Gou
Makeup & Hair:Vinci Huang

Interview * Jocelyn Luko & Anthony Sandstorm

名模專訪:Jocelyn Luko & Anthony Sandstorm
 
香港這個國際化大都會,有自由開放的環境,有遍地黃金的機會,每天都吸引着為數不少的過客尋夢, 名模Anthony Sandstorm 與Jocelyn Luko 便是其一。 

時裝、廣告、電子媒介的發達,加上香港背靠祖國,不論是本地還是外國模特兒,都能在香港名利不缺。但Anthony 與Jocelyn 選擇在港落腳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香港是很方便的城市,令我們日日夜夜都見到對方,不用分離。」很多人為了一家人的幸福拚命賺錢,但如雙方相愛不能相見,天各一方,給你贏盡了世界,那又有何用?
 
記者:虢樑
 
Jocelyn 回想十年前到香港旅行,到廟街貪玩算命,給師傅一言算中未來的真命天子, 「師傅說我會嫁給一個年紀比我大,黑黑實實的人,我那時還拖着前男友,他卻是白白淨淨,那時我是一笑置之,現在回想Anthony 的確是比我大,膚色很陽光的,很準確。」 不過,他們來港定居卻不只是為了師傅之言,最重要還是看中香港四通八達、五臟俱存的居住環境, 「我與Anthony 是一見鍾情的,找到他後眼裡再沒有其他人。但Anthony 是加拿大人,我是夏威夷人,本身已經要四處走,更份屬不同模特兒公司。拍拖後聚少離多, 要見面就像咫尺天涯一樣,怎可以這樣啊!」 文:虢樑 圖:蔡文豪
 
為了「見多幾面」,他們簽同一間模特兒經理人公司,並定居在一個方便聚首的地方。他們的模特兒生涯到過英國倫敦、意大利米蘭、美國紐約、德國柏林、日本東京,也到過澳洲、菲律賓、泰國,也去過中國的上海、廣州、深圳和台北,最終選擇了香港, 「香港實在太方便了,衣、食、住、行只用十多分鐘便可做齊,由我們住的地方行到銅鑼灣更只要數分鐘,我們又簽了同一經理人公司,下班要見到對方實在太容易了。」

在事業上, 香港是亞洲的著名時裝之都,Anthony 與Jocelyn 都在這裡找到機會,Jocelyn 更因樣子酷似影星關之琳,而被稱為「翻版關之琳」,廣告一個接一個,成為本港名模之一。Anthony 在模特兒界的名氣雖不如太太,但亦已經在港創業,兩人更修讀神經語言規劃(NLP Neuro-LinguisticProgrammiy),準備向催眠治療師之路進發, 「現在我們做模特兒是為了維持曝光率,有知名度談生意會較易。畢竟模特兒生涯有限,我們要不停增值,才不會被社會淘汰。」
 
生活無憂,香港的生活環境亦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Anthony 可以在家中放一些傳情字句送給Jocelyn,Jocelyn 有任何感受,也可第一時間告訴Anthony, 「睡前絮絮語,是夫妻加深了解最奏效的方法。」Jocelyn 認為,情侶要有共同嗜好,他們一齊健身、行山、旅行、烹飪、一起學語言,放假更可以一塊到大潭、西貢玩水上活動, 也可以到太古城溜冰, 「有很多共同話題,大家更了解對方。」
 
最難忘家中求婚

雖然Jocelyn 與Anthony 在夏威夷舉行結婚禮,但Jocelyn 還是最難忘老公在香港家中向她求婚。Jocelyn 記得那時踏進屋內,滿屋都放滿仿心型擺設的玫瑰花,Anthony 在歌聲中帶她走進心型玫瑰的中心,拿出一個盒子,打開後就看見一隻結婚戒指, 「那時想(老公)真的很瘋狂,我想也不多想便答應了他的求婚。」香港為Jocelyn 與Anthony 兩口子帶來甜蜜回憶,但遊子總有回家的時候, 「我們離開家鄉已久,很想回家。」

憧憬回家享退休 Jocelyn 憧憬着「退休」生活, 「過多幾年,有了經濟基礎,老公的生意上軌道,我們便會生孩子,到時也許是退休的時候。」他們早前已趁金融海嘯,在Jocelyn 老家夏威夷購置了一幢向海洋房。現正努力賺錢, 計劃在Anthony 的家鄉加拿大置業, 「香港是一處賺錢的好地方,生活也方便,現在還不想離開,就算日後離開了,有機會還是會回來看看,我們在香港有太多美好回憶了。」不少年輕人花盡青春要成為名模,享受着名成利就。但站在名模台階上的外國過客,辛辛苦苦只是為了一家人齊齊整整,團團圓圓,外國名模的世界其實也不複雜。
 
名模夫婦 為尼泊爾貧童建校

除了事業,Anthony 與Jocelyn 早前赴尼泊爾旅行後,萌生為尼泊爾小朋友籌款建校的念頭,至今在當地建立一所容納二十個學生的小學。Jocelyn 待當地小朋友如子女,孩子們也有拍照寄給他們。

助人亦能助己,他們已不會為小事灰心,生活得較以往開心,懂得感恩, 「能吃好穿好,一家人團圓,與愛人在一起,已是幸福。」香港人熱心公益,也方便Anthony 與Jocelyn 籌款。為興建尼泊爾學校,Anthony 與Jocelyn 曾在商場舉行Barbie 朱古力慈善義賣籌款,市民都熱心捐錢,令他們感動不已。

原載於《大公報》「香港一家人」2010年8月15日

Interview * 清穂久美子 Kumiko S


名模專訪:清穂久美子 Kumiko S

 

中國和日本向有歷史淵源,香港更是中日文化溝通的重要橋樑,不少日本人或到香港工作、甚或定居香港,樂也融融。

 
Kumiko S(清穂久美子)三年來,以香港作為模特兒工作的平台,穿梭於亞太地區,香港令她成為亞太區的知名模特,她亦以香港為家,漸漸視自己為香港的一份子。香港的生活和文化,也令她捨不得離開,樂不思蜀。
 

圖文:虢樑 受訪者提供

 


日本是全球時裝重鎮之一,而當地最大規模的時裝展首推「Tokyo Girl Collection(東京ガールズコレクション),該時裝展參與的模特兒全都是亞太區時尚界最頂級的一批,每年參觀的亞太區時尚界人士逾數萬人。香港近年灸手可熱的名模Angelbaby(楊穎)、周秀娜和諸葛梓歧等,也曾踏上「Tokyo Girl Collection」的天橋。但Kumiko早在她15歲時,己在「Tokyo Girl Collection」走秀,未到香港前,她更是日本的知名模特兒。


Kumiko來說,外向的姓格令她希望走出日本,開拓自己的眼界,見多一點日本看不到的事物。三年前,經紀人介紹她到香港工作,便開始了她在香港、以至亞太地區的銀色之旅。

 

 

香港雖是國際大都會,但完全不懂廣東話、只懂5%10%英語的Kumiko,初到香港時,無可避免要面對溝通不靈的困難,「幸好香港的攝影師都很專業,有豐富的與海外模特合作的經驗,我仍可以依靠身體語言,估出攝影師和工作人員的要求。」她還笑說,在首次與香港攝影師合作後,她的英語水平由5%10%,一下子提升至20%

 

雖然溝通不容易,但香港是亞太區的時尚重鎮,背靠中國,交通非常便利,工作機會極多,令她在三年前決定以香港作為模特事業基地,定居香港,「香港由我住的地方到機場,只用半個小時多一些,到鄰近地方更可SAME DAY FLIGHT(整日飛機來回),還可以在市區的鐵路站辦登機手續,非常方便我的模特工作,。但日本由住所去到機場,少說也要兩小時,更不用指望SAME DAY FLIGHT了。」


為了解決語言障礙,她除了簽約加入本地著名模特公司elite model外,更利用「泡dvd」進行廣東話特訓,「我特地找了多套港產片dvd,最初開著日文字幕,聽廣東話發音,當掌握一定廣東話詞彙後,便直接看中文字幕,務求能聽講讀寫廣東話。」日子有功,今時今日的Kumiko已經能聽懂廣東話,也能以廣東話介紹自己。

 

作為異鄉人,但Kumiko在香港生活三年來,香港的多元文化與她的外向性格卻像如魚得水,令她沒有一點鄉愁,「香港人很熱情,對所有人都很包容,也不拘小節。」Kumiko笑說,在港生活三年,自己的生活習慣越來越像個香港人,「有一次回日本工作,乘電車時剛巧有朋友來電,便順手接來聽電話,雖然音量很小,但已有日本乘客要求我即時關掉,非常羞人。」

 

除了文化,Kumiko對香港的食物更情有獨鍾,尤愛海鮮類食物,「我最愛炒蟹炒蝦,也難忘北京填鴨、蒜蓉炒通菜的濃烈味道,這些都是在日本無法嚐到的滋味。我也愛皮蛋瘦肉粥,但一定要走瘦肉。」吃遍香港,Kumiko還和普羅港人一樣,有時間便會北上消費,「深圳的樂園街海鮮,不比香港差。有一次我在深圳吃炒蟹,一不小心竟咬崩了門牙,恰巧很快便有工作,我便就地找深圳的牙醫補回,手工倒也不錯。」但她不諱言,當她一過羅湖關口,聽到普通話便不明所以,「都是中文字,為何發音會完全不一樣,初時也曾不習慣。」

 


異鄉人總有歸家時,Kumiko斷斷續續離開日本三年,成為半個香港人,但也有一天終要離開這個地方。「模特兒生涯短暫,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每天也嚷著要我回家,希望我在日本嫁人。」

 

Kumiko珍惜香港的一切,感激香港為她帶來的一切,雖然終有一天,最後還是要分離,但她與香港建立的感情,卻會永誌在她的心內。就像一首經典金曲的歌詞一樣,「捨不得你,無奈我有我的未來,願你找到心中深刻的愛,永不更改,全心我祝福你。」

 

 

配稿:香港時裝之都

 

美國非牟利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早前公布的調查顯示,香港竟超越巴黎和東京,高踞全球時裝之都第二位。有設計業界人士指出,香港時裝地位一向被低估,香港店舖售賣來自全球各地時裝品牌,本土年輕設計師對時裝了解程度,也跟歐美設計師看齊。

 

香港時裝設計發展的轉捩點在上世紀60年代,當時香港經濟起飛,紡織製衣業昌盛發展,「香港製造」時裝在國際知名度高。時至今日,國際大小知名時裝品牌都在香港落腳。日本時裝品牌雖多,但欠缺國際性,巴黎的時裝,香港也可找到,因為香港包容性很強。

 

香港過往培育出不少本地時裝設計師及時裝品牌,成為東南亞的主要設計中心後,今天已進軍國際。八、九十年代,本地時裝設計師如鄧達智、張路路、鄭兆良、馬偉明和文麗賢崛起,今時今日,年輕一代設計師更是後生可畏。現在八十後的設計師,對時裝有很深入了解,眼光國際化,往往能做到恰到好處。

 

不過香港時裝業面臨不少隱憂,如租金太貴,令年輕設計師很難開舖,展示自己的作品,而且包括設計在內的整條時裝生產線,大部份已北移上大陸,間接減少本地設計師的機會。但成衣商仍會找設計師做顧問,入行做設計也有萬多元一個月,因此時裝業前景仍相當樂觀。

Oversea Shooting * 狀元旅行萬里行2010

末代狀元首訪金門廈門    冀ECFA為兩岸建「隨意門」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日前簽署,廿三名本港「未代會考」狀元讀完萬卷書,即踏上萬里路,首次到訪兩岸門戶廈門和金門,既訪土樓群了解當地風土民情,亦親身到訪金門的戰爭遺跡,了解到兩岸和平合作的可貴,他們均希望將來廈門和金門能架起一道「隨意門」,兩岸自由往來,人民不再受兵災之苦。

    自二00一年一月一日,港島和長洲距離還近的廈門和金門實施小型三通模式,實現兩岸小規模的通商、通航和通郵。兩地往來越來越頻繁,去年金門小三通客運量首度突破百萬大關,創下開航九年以來單年最高紀錄。十六位十優和九優、一位八優色弱狀元及五位香港傑出學生協會成員在八月十八至廿二日,參加康泰「狀元旅遊萬里行二0一0」,前往廈門和金門考察。
    知「小三通」先要了解兩岸分隔的歷史,狀元一行到訪古寧頭戰役和金門炮戰多個遺址,如地下艦艇碼頭的翟山坑道、「毋忘在莒」紀念碑、防止敵軍登陸的慈湖和瓊林村莊等,狀元們更在瓊林村莊遇上親歷當年戰爭的老伯,觀塘官立中學色弱八優生黃頌然說,當年古寧頭戰役陣亡士兵上萬人,不單家園盡,更隨處可見陣忘士兵遺體,「戰爭好痛苦,那時炮聲打到那邊就逃離那裏,根本不知走到那裏去,不時踩到屍體也管不了。」
    拔萃女書院十優生麥明詩表示,曾訪問一位現在已一百0六歲的老人家,戰前每日都會來往廈門和金門買糊口,直到戰爭打嚮,她突然被滯留在廈門,回不了金門,至始與孩子兩地相隔,直至小三通開通,她才能一家團圓,「現在越來越多金門人去廈門,也多了廈門人到金門,如有金門年青人去廈門體驗夜生活,也有學生到內地讀書。」另外,狀元們也到訪在金門開小飯店的莊太,「不少年青人都走了,很多台灣、廈門和上海的旅客到這裏。」
    廈門和金門旅遊業受惠於小三通,兩地政府亦為此保護兩項歷史遺產。皇仁書院十優生趙致遠說,二00八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華安大地土樓群,是福建最大的土樓,保存六百平方米的晚清至民國時期的壁畫,更繪有洋人、洋文和洋鐘的裝飾。為了保護古蹟,居民們都不介意犧牲一點方便,「土樓的洗手間仍沿用當年的設計,每日都會有專人收排泄物,衛生條件較差。有居民曾自費興建了較現代的洗手間設施,但因有違土樓建築特色而拆掉。」
    瑪利諾修院學校十優生高靜認為,殘酷戰爭令兩岸無數家庭分隔,令無數生靈塗炭。隨著小三通的實施,加速了兩地的交往,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希望兩岸未來能架起一道如動畫《叮噹》的法寶「隨意門」,造福兩岸人民,不要再有戰爭。

Pre-wedding * Kacy

 
 
 
 
 Photo: Stein Chau
Model: Kacy Mok
 

Pre-wedding * Shirley & Frank

Producer: Peter
Photo: Stein Chau
Lighting: Roy Chan
Model: Shirley & Frank
Speical thank: 阿輝


 


 
Photo: Stein Chau
Assistant: Roy Chan

Portrait * Ka Mong Tango Team 2012

Promotion photos shooting for Ka Mong & Edith Tango Team on Culture Club~~~  
 
 







Oversea shooting * 港協暨奧委會訪京

港協暨奧委會代表團9月6 日抵達北京,獲得中國奧委會主席劉鵬、副主席于再清、秘書長宋魯增、副秘書長盛志國、郭建軍、劉寶利和宋克勤熱情招待

 代表團9月7日早上前往位於北京的國家體育局——訓練局,在訓練局局長閻世鐸、副局長呂鐵航等陪同下,實地考察中國運動員訓練的實況

代表團9月7日早上前往位於北京的國家體育局——訓練局,在訓練局局長閻世鐸、副局長呂鐵航等陪同下,實地考察中國運動員訓練的實況,圖為霍震霆會長與中國體操隊教練交談

代表團9月7日早上前往位於北京的國家體育局——訓練局,在訓練局局長閻世鐸、副局長呂鐵航等陪同下,實地考察中國運動員訓練的實況,圖為代表團成員與國家體育局和乒乓球隊合照

 代表團9月7日早上前往位於北京的國家體育局——訓練局,在訓練局局長閻世鐸、副局長呂鐵航等陪同下,實地考察中國運動員訓練的實況。圖為霍震霆會長指出回國效力的容國團

代表團9月7日早上前往位於北京的國家體育局——訓練局,在訓練局局長閻世鐸、副局長呂鐵航等陪同下,實地考察中國運動員訓練的實況 

代表團於9月7日下午拜訪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會見副主任周波


代表團9月7日早上前往位於北京的國家體育局——訓練局,在訓練局局長閻世鐸、副局長呂鐵航等陪同下,實地考察中國運動員訓練的實況